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Pages: 1/3     Go
级别: 九级会员
UID: 1018996
精华: 0
发帖: 2689
威望: 1000 点
金钱: 211600 RMB
贡献值: 296 点
注册时间: 2019-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9
0楼  发表于: 昨天

谁保护了释永信;投资的黄金时代结束,要迎接一个低回报期的挑战;大规模被手机毁了的孩子

谁保护了释永信少林寺,这座千年古刹,原是禅宗祖庭、武林圣地,代表着中华文化中最为庄严神圣的一隅。

然而,今天的人们眼前浮现的却是一幅全然不同的图景:僧袍之下是红尘气息,庙堂之中藏权谋与资本的交易。

2025年7月,官方发布了关于释永信的情况通报,明确指出其涉嫌挪用寺院资产、侵占项目资金、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非婚生子。震撼舆论的不只是这些指控本身,而是它们一一印证了过去十余年间广为流传、却屡被打压的传言与质疑,证明了有关方面长期对真相的压制与掩盖。少林寺的堕落并非一日之寒。它不是偶然误入歧途,而是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下,逐步滑向了以信仰为外壳、权力和金钱为内核的深渊。

释永信并非庸碌之人,他精于体制运作,善于包装形象,在国家层面是宗教代表,在媒体上是文化名片,在资本领域则是庙产商业化的总操盘手。

正因其多重身份的重叠模糊,使他在过去二十年间构建起一个围绕寺院展开的庞大资本网络与权力系统,并几乎完全游离于有效监管之外。这并非只是因为释永信本人刻意掩饰,更在于制度与话语的双重迟钝。在举报人奔走呼号的那些年里,司法始终按兵不动,主流媒体集体噤声,批评声音被斥为“恶意诽谤”,信徒维权则无人接纳。少林寺成了某种“灰色豁免区”,既不受制于市场审计,也不接受宗教伦理的真正约束。所谓的佛教圣地,渐渐变成一个封闭的、伪公益的、权商互利的生态系统。


从制度层面来看,问题不在于某一个人的贪婪,而在于整套宗教资产运作缺乏监管的事实。在现行框架下,寺庙被列为民间组织,但拥有土地、房产与商业运营权,却不接受公开财报审查;住持既是宗教领袖,又兼法人与董事长,集神权、物权、人事权于一身;所谓“宗教内部事务”,实际上成了司法与审计难以进入的障碍。最终,宗教场所沦为灰色资本的理想载体,而制度却无法有效介入(蔡德林《谁掩护了释永信》)。


一点感想:说制度无法有效介入,其实也不尽然,现在不突然之间就迅速介入了吗?真正的问题是权力下制度的伸缩空间,纵容你时,有事也不是事;不纵容你时,法网恢恢,你是逃不掉的。关键是权力的态度。投资的黄金时代结束,要迎接一个低回报期的挑战这是芒格生前的最后一次警报。他说,我和巴菲特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投资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芒格在谈到他和巴菲特的长期合作时说:“我们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拥有一系列完美的机会,”并补充说,他生活在“一个成为普通股票投资者的完美时期”。他和巴菲特“总的来说从低利率、低股票价值和充足的机会中受益。”芒格说:“这是事情的本质,一个非常聪明、努力工作的人可能会得到三、四、五个非常好的长期机会,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伟大的公司。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芒格警告说,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投资者将需要应对一段较低回报的时期。芒格说:“现在很难再获得像过去那样的回报了。”他指出,由于利率上升,投资者争相追逐便宜货,寻找效率低下的公司。他表示:“就在这个游戏变得越来越艰难的时候,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玩这个游戏。”过去10年,伯克希尔有时难以找到有价值的投资,导致该公司的现金余额往往超过1000亿美元,并不得不转而选择回购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股票。芒格还把矛头对准了他自己的行业,抨击“投资经理的过剩对国家不利”。他们中的许多人只不过是“算命师或占星家,他们从客户的账户中榨取钱财,而这些钱并不是通过任何有用的服务赚来的”。他对收购财团的评价也很严厉,“有太多的私募股权,太多的各种买家……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比赛(《芒格最新访谈:我和巴菲特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投资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一点感想:这几年,我一直在讲一个问题:在收缩期要有一种收缩性思维。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见到过无数这方面令人扼腕的事件,有的陷入困境,有的负债累累,甚至有的寻了短见。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用扩张期的扩张性思维来想问题。


教书十来年,今年头一次遇到:大规模被手机毁了的孩子高中教书十来年,今年头一次遇到:大规模被手机毁了的差生。十个里面十个刷短视频、小电影,越刷脑子越笨。


具体表现:坐不住,没有耐心,无法安静看书,不能忍受三分钟以上的思考。你刷短视频,实际上就是训练大脑短时间暴爽的模式。一个短视频几十秒,看完非常开心,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你爽。一个小电影,几十秒,也让你非常爽。不用多久,一年下来,你的大脑就被训练出来了,被固定了,就是短时间刺激立马爽。

这和吸毒,原理上没什么本质区别。高中数学和物理,一道中等难度的题,起码得做五分钟吧!五分钟之后,解出来了,才有一点成就感,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你觉得很爽。这是跨时较长的刺激,持续刷题,让你大脑习惯这种持久性,你才能学会中等题目。这只是想考到100分,满分150,大脑需要起码五分钟的刺激模式。如果你想考130以上,那起码得适应思考时间长达30分钟,安安静静的思考,没有杂念。至于那些自律的高手,可以连续思考一天,一周,甚至几个月。他们持续思考一个问题,直到彻底搞懂。他们可以做几个月的规划,耐心十足,逐步落实,然后获得满足感。制定计划跨度时间越长,难度越大,带给他对的刺激越强烈,满足感越强,他乐此不疲。这就是高手的大脑模式、行为模式。刷短视频,就是让你成为瞬间暴爽模式,和高手背道而驰。


30秒就得爽一下,不然就不舒服,于是继续滑手机,寻找下一个暴爽点。一个又一个短准狠的段子视频,不断训练你的大脑,让你根本忍受不了5分钟的思考。更别提30分钟,一天,几个月。长此以往,你注定就是底层的失败者(English videos  《教书十来年,今年头一次遇到:大规模被手机毁了的差生》)。一点感想:不知道大家有一种感觉没有,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脱离自然的状态。可以说,这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比自然灾害还要可怕,比瘟疫还要可怕。就说一点吧,如果一个人觉得只要有一日三餐维持生命,刷短视频就是最大的快感来源的时候,结果会是什么?在人身上发生的变化会是什么?一位朋友和我感叹,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上大学的儿子暑假放假回来,结果,儿子一到家,回到自己的房间反锁上门,玩起了手机,和父母都没有几句话说。我不知道由此发生的变化会是什么。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Pages: 1/3     Go